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公告栏
公告栏
学术活动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公告栏
关于举办“我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11-11-28 | 【     】【打印】【关闭

中心全体职工:

20116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立。从此,我们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先生领导的“581”组为发端,开创了我国的人造卫星和火箭探空事业,开创了我国的空间科学和探测事业,在我国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三个里程碑中均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我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的责任。为增强总体意识,凝聚全员心力,特举办“我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征文活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促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新时期的跨越发展。

一、征文主题

以“我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为主题,以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建设献计献策为出发点或落脚点。既可回溯优良传统,分析当前态势,建言未来发展,亦可聚焦空间科技创新,关注园区建设发展……

二、征文形式

面向群体:中心全体职工和研究生。

个人投稿结合部门推送。每部门须组织推送稿件3篇以上。

三、征文时间

20111128-2012331

四、投稿要求

1、文章体裁不限。投稿均须为未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个人原创作品,字数在5000字以内,诗歌在60行以内。可配附相关照片或图片。

2、投稿须在文首注明“我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字样,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指定邮箱。

3、在文末注明作者真实姓名。

4、文章格式:标题采用宋体小二号字体,正文采用仿宋小三号字体,行间距为1.5倍间距。

5、投稿信箱:kjzx@nssc.ac.cn

五、评选方法及奖励

1、评选方法:最终提交的文章汇总后,由综合办公室牵头,采用专家评审与职工参与相结合的形式,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优秀奖若干。提交征文数量最多的部门将获最佳组织奖。

2、最终结果将统一公布并进行颁奖。所有投稿均会编辑印刷成册。

六、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活动设组织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

黄康平、王拴荣、范全林、林柯妡、张作和、叶晓蔚、任建华、纪巧、周瑶、郭明亮

联系人:周瑶,电话:62582808

望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响应参与,共同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办: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职代会、团委、妇委会、研究生部、离退办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