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公告栏
公告栏
学术活动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公告栏
关于举办高速数字信号原理与测试方法培训的通知
2015-12-17 | 【     】【打印】【关闭

  针对高速数字信号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地面综合测试专业技术组和科技处共同组织《高速数字信号原理与测试方法》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课程长度:1天

  课程对象:从事高速数字信号测试、验证的工程技术人员

  课程摘要:

  当今世界高速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从事有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雷达和卫星通信系统研发,或是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高速光电收发模块、高速信号处理、高速互连器件(诸如高速接插件,高速数字传输电缆)等领域的设计及测试,工程师们都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10 年前我们所提到的数字产品,其时钟或数据频率大多在百MHz左右,信号的上升时间大多在几个纳秒,甚至几十纳秒以上。那时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工程师进行的就是“功能设计”――只要掌握布尔代数等数字方面的诸多知识,保证逻辑正确,就能设计出其所期望的性能的产品。而现在的数字技术已经发展到GHz甚至几十GHz的传输速率,信号的上升时间大多在1ns以内,诸如插损、串扰、阻抗匹配、EMI(电磁兼容)、相位噪声等射频微波领域才会遇到的问题,如今变成了高速数字设计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由于很多高速数字接口的数据速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因此进行高速数字设计和测试的工程师需要更多地学习掌握一些射频微波知识,而同时高速数字信号的测试验证还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来采购测试设备,这些都给相关开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设计人员由于对高速信号分析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实际经验,因而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本次培训将结合实际的高速数字传输系统,对高速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如数字信号的频谱、传输线的影响、预加重和均衡、抖动和扩频时钟等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和演示,同时介绍和演示高速数字信号的波形、眼图、模板、抖动的测试分析方法等。本专题适用于有一定数字信号设计和测试基础的工程师。

  培训地点:九章大厦四层木星厅

  培训时间: 2015年12月23日9:00~17:00

  欢迎大家参加,踊跃讨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