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NASA证明木卫二黑暗物质可能是海盐
2015-05-21 | 【     】【打印】【关闭

  来源:国家航天局-科技日报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实验证明,包裹在木卫二(Europa)外面的黑暗物质,可能是从地下海洋暴露出来后经辐射而变色的海盐。

  海盐的存在表明,木卫二海洋与多岩石海床之间进行了相互作用,这是考察该星球能否支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据了解,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想知道木卫二表面长长的、线性黑暗物质以及其他相对年轻地质的性质和特征。已有的研究表明,黑暗物质确实来自木卫二内部,但是有限的数据无法明确这种材料的化学成分。

  据介绍,此前,科研人员通过NASA“伽利略”号(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各种望远镜采集数据后研究认为,这种神秘黑暗物质归因于木卫二表面含硫含镁化合物的色变。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首席科学家凯文·汉德介绍,为了确定黑暗物质究竟为何物,此次实验专门创建了模拟木卫二表面的实验室,来测试可能的备选成分。科研人员像搜集指纹一样,搜集每一样化合物材料在光反射情况下的光谱。汉德称之为“罐头里的木卫二”。实验室的设置模仿了木卫二表面的温度、压力、辐射度等,用这些材料的辐照光谱与航天器及望远镜搜集的光谱进行比对。”

  研究人员在这个与木卫二表面同等温度(零下173摄氏度)下的真空实验室里,测试了普通盐氯化钠的样本。他们用电子束轰击样本,模拟其在木卫二表面接受到的强烈辐射。几十个小时后,雪白的盐变成了黑棕色。研究人员发现,样本的颜色与拍摄的木卫二照片颜色相似。汉德表示:“被辐射过的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与航天器拍摄到的神秘物质的数据十分匹配,结果令人信服。”

  此外,样品暴露于辐射的时间越长,颜色会越深。汉德认为,科学家能够用这类颜色变化来帮助确认木卫二表面的地理特征以及羽状喷射物质的年龄。

  NASA外层行星项目(outer planets program)科学家柯特·尼尔博说:“这项研究很重要,它最终将指向木卫二是否适宜生命存活的话题。一旦我们得到确切答案,就能继续寻找木卫二冰壳下海洋生命存在的更多证据。”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