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火星快车”在火星地表发现巨型火山坑
2015-06-02 | 【     】【打印】【关闭

  来源:国家航天局-中新网

  5月21日,欧洲空间局(ESA)公开了一组由“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探测卫星上的高分辨率相机所拍摄的火星上Siloe Patera地区的照片。该组照片显示了一个巨型火山遗迹,专家们认为,它可能由30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其规模可与地球上的黄石火山相当。

  据了解,Siloe Patera地区位于火星北部“阿拉伯高地”,由两个巨大的嵌套式火山坑组成。外面的火山坑长40公里,宽30公里,最深处达1750米。ESA称,科学家们认为Siloe Patera以及“阿拉伯高地”的很多地方都是火山口,即火山坍塌的中心,并且这些火山可能都是超级火山。

  ESA表示,“阿拉伯高地”发现的诸多不规则形状火山坑,可能意味着这里曾存在时间久远的超级火山群。Siloe Patera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它有两个火山坑,坑壁陡峭,有坍塌特征,地形起伏较小。与之相比,陨石撞击坑则会出现隆起的火山口,喷出物在周围以毯状分布。在阿拉伯高地,陨石撞击坑十分常见。

  两个火山坑可能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喷发形式,可能是底层岩浆释放压力所致,或是岩浆房下移到地表以下引起的。通过三维视图,可以看到Siloe Patera有很多小型通道和沟壑,有的嵌入坑壁,有的还有液态物体流入火山坑的痕迹。

  据悉,“阿拉伯高地”由纹理细腻的层状硫酸盐以及粘土物质构成。科学家们对这些物质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但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和粉末或许已经提供了答案。毫无疑问,要想解决这个谜题,还需要更多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供科学家们分析。

火星地表发现巨型火山坑(图片来源:ESA)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