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罗塞塔”发现彗星上存在氧分子
2015-11-10 | 【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新华社

 

  欧洲空间局(ESA1028日宣布,“罗塞塔”彗星探测器(Rossetta)在目标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下称“67P”)彗核周围的气体中探测到氧分子。这是首次在彗星上发现氧气,或将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彗星彗核释放出的气体蒸发物又称彗发,主要由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过去一年,“罗塞塔”已在67P彗星的彗发中探测到多种气体,包括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含有氮、硫、碳分子的气体和某些稀有气体。尽管科学家曾证明木星和土星上存在氧气,但它从未在彗星上被发现。

  据欧空局介绍,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安德烈·比勒尔及其团队成员在20149月至20153月间使用“罗塞塔”携带的质谱仪对67P彗星的彗发进行测量,并研究了3000多份测量结果,确认了大量氧分子的存在。他们测算出,在67P彗发中,氧分子的平均丰度达38%,是水分子丰度的1%到10%。

  此外研究证明,在“罗塞塔”环绕67P彗星一同追逐太阳的过程中,彗发中的氧分子和水分子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并未因彗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缩短或探测器轨道高低变化等原因发生变化。与之相反,氧分子的数量与一氧化碳和氮分子之间的关联却并不明显。

  鉴于彗发中氧分子的高含量和其与水分子比例的长期稳定,研究人员认为67P彗星上的氧和水一样来自彗核,且氧是在彗星形成初期就已融进了彗核。

  参与研究的伯尔尼大学专家卡特琳·阿尔特韦格表示,现有的有关太阳系形成的模型很难对上述结论做出解释。

  相关研究报告将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