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LIGO探测的双黑洞或属一“母”所生
2016-02-29 | 【     】【打印】【关闭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CFA)的研究人员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去年914日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双黑洞,可能同生于一个寿终正寝时爆发伽马射线的大质量恒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 CFA天体物理学家艾维·劳埃伯说:“这一宇宙中的事件相当于一个孕妇怀了一对双胞胎。”这两个超恒星级黑洞的质量分別为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LIGO探测到双黑洞并合的信号后,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FERMI)从天空的同一区域在仅0.4秒后发现爆发出的伽马射线。

  通常,当一个巨大的恒星到达生命尽头时,它的核心会坍塌成一个黑洞。但如果这个恒星旋转得异常迅速,其核心可能会延展成一个哑铃型,并分为两个团块,然后各自形成一个黑洞。

  在这一对黑洞形成后,恒星的外层瞬时向内冲向它们。这个双黑洞初始分离成地球般大小,并在几分钟内并合期靠得足够近,从而既产生引力波,又爆发出伽马射线。之后,新形成的单一黑洞争分夺秒地“大快朵颐”周围的物质,向外喷射爆发的物质。

  然而,欧洲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INTEGRAL)并未确认此信号。劳埃伯说:“即使费米的检测是虚惊一场,未来LIGO也应监测伴随事件迸发出的光。不管其是否来自于黑洞的并合,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劳埃伯指出:“如果从引力波事件中探测到更多的伽马射线爆发,这将提供一种很有前景的测量宇宙距离和其扩张的新方法。通过观测伽马射线爆发的余辉和测量它们的红移,将其与LIGO独立测量的距离比较,天文学家可以精确限定宇宙学的参数。天体物理的黑洞要比其他如超新星的距离指标研究起来更为简单,因只需通过其质量和自旋即可完全确定。”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