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ExoMars 2016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2016-03-16 | 【     】【打印】【关闭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时间314日,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联合研制的ExoMars 2016火星探测器,搭乘俄“质子”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预计于201610月抵达火星,拟在着陆火星后对其大气环境进行探测。

  此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由“失踪气体轨道器(Trace Gas Orbitor, TGO)”和“再入、下降、及着陆演示器模块(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Demonstrator Module, EDM)”组成,EDM又名“斯基亚帕雷利”(Schiaparelli)。其中TGO可检测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和其他示踪气体,以及火星土壤中固态水的分布,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有机生命提供有力证据。EDM则主要测量火星表面的大气颗粒、风速气温等数据,也为后续发射的火星车做技术准备。

  按照计划,火星探测器将飞行约7个月时间,1016TGOEDM进行分离;1019TGO进入火星环绕轨道,EDM进行着陆;在进行点火制动后TGO将进行为期半年的火星大气制动,拟于2017年中期开始进行相关科学试验。

  ExoMars任务的第二阶段将向火星发射俄制着陆平台和ESA研制的火星车,核心任务是利用火星车携带的钻探工具和仪器对火星土壤进行钻孔分析。科学家们相信,在数米厚的火星土壤层下可能会发现有机生命体存在的痕迹。第二阶段任务很可能要推迟到2020年进行,目前欧俄正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