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迄今距地球最近的超新星“现身”
2016-04-13 | 【     】【打印】【关闭

来源:科技日报

  德国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超新星,并且它的爆发时间就发生在过去数百万年前,相对而言是一颗较为年轻的超新星。这一研究对人们了解恒星的形成,以及地球周围的恒星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超新星爆发是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通常会产生强度极大、持续时间很长的电磁辐射,能照亮整个星系。这个过程中恒星会将其大部分甚至所有物质以高达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在为星际物质提供丰富的重元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新星爆发时会产生一种特定铁的同位素——铁-60,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本不存在也不会产生。因此,通过对铁-60的研究就能大致确定出超新星的位置及其爆发时间等信息。

  此前有科学家通过对地球深海地壳中铁-60的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大约220万年前一个或者多个超新星爆发了,最近分析表明爆发在离太阳196光年到424光年(60秒差距到130秒差距)处。

  为了确定这些超新星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迪特尔·布莱彻沃特和他的研究团队对超新星将铁-60输送到地球深海地壳的过程建立了模型,通过计算发现了最有可能的轨迹和发展为超新星的恒星的质量。

  研究人员称,上述发现于地球深海地壳中的铁-60来自两个超新星的爆发,距离太阳294光年到326光年(90秒差距到100秒差距)。距离我们最近超新星的爆发发生在230万年前,其质量是太阳的9.2倍;第二近超新星的质量是太阳的8.8倍,爆发时间发生在150万年前。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不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恒星形成过程的认识,也有助于了解地球周围的恒星环境。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