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加强机关能力建设,提升机关管理效益”
学习201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学习白院长在中科院党组2012年夏季扩大会议上讲话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开展2012年度新员工入职培训拓展心得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第五届职工拓展培训心得
机关第一党支部2013年第四次民主生活会活动心得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现在位置:首页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开展2012年度新员工入职培训拓展心得
【喇超】行走,行走
2012-09-24 | 【     】【打印】【关闭

行走的意义在于能够从旅途中欣赏到各色的风景;能够收获许多感悟,不断地充实内心;能够在不停地行走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题记

我想用“行走”这个词概括这次素质拓展培训,因为,在这短短的四天里,它让我享受了一次心灵的旅途,有快乐,有勇敢,有幸福,有憧憬。一路走来,我一一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画面,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引人深思,有些充满力量。这些,都让我期待遇见另一个自己。

画面一:团队的力量

822日下午,刚到拓展基地,我们要进行的项目是团队合作比赛。所有人员分为三队,每队必须完成规定的五项任务,除了最后一项为规定任务外,其余四项任务顺序不定,每队自由选择。用时最少的队获胜,比赛两轮,记最好成绩。由于第一轮我们失误太多,用时358秒,排名垫底;第二轮我们调整心态,减少失误,用时2分零1秒,反超到了第二位。大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毕竟我们是在第一轮落后很多的情况下完成了逆转。

在之后的总结中,大家都认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团队的士气和队员之间的鼓励很重要。因为在我们练习的过程中,每个项目都练得很好,而第一次比赛的失利主要该归因于士气和状态。另外,我觉得团队的力量是所有队员力量的集合,所以,作为团队的每一份子,能否真正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并且能够认真努力地在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是很重要的。

画面二:一步的距离

首先,请在10秒钟之内给我答案:你一步能跨多远?肯定很简单吧?但如果我问你:在八米高的木板上你一步能跨多远?你还敢想这个问题么?

823日,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就分到了高空跨越。它需要参与者系好安全绳索后顺着杆子爬上8米高的木板,然后跳到对面的木板上,再跳回来。最后从高空靠着安全绳索降落。两块木板间的距离可调,当时女生的距离最多不超过1.5m,男生更远些。这个距离在地面上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在8米高的地方,它简直就像一道鸿沟。从一看到高空中的木板我就开始害怕,紧张,根本没法安心听清教练讲解。为了让自己早点从这中恐怖中逃脱,我选择了第二个跳跃。跳跃之前我想到了所有可怕的后果:爬不到木板上就掉下来;爬上去大哭没勇气跳,最后被教练放下来;跳不过去,吊在空中。我的脑海中不断的插播各种不幸的结果,直到第一个队友圆满的完成跳跃,我不得不上了。在大家的加油声中,我开始向上爬,心中默念:我可以慢点,但不能掉下去。拉住最后一个攀沿环,我站到了木板上,本以为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没想到木板是晃动的,而且非常窄,需要在两边没有扶墙的情况下走到木板边缘。我一手扶住向上缆绳,一手张开,在晃动的木板上慢慢挪动,心提到了嗓子眼。等到了木板边上我的腿开始不停地抖,看着对面的木板,看看地面上的队友,感觉身体在不停地晃动。我要不要跳?我能不能跳过去?我该怎么办?心里越想越乱,腿也抖得更厉害。我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不管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跳吧,就算掉下去,这个安全装置也挺舒服的。就这样,在短暂的调整过后,我拼上了吃奶的劲儿跳到了对面木板上。落在对面木板上的瞬间,我第一次真实地感觉到,如果我想做,那么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在往回跳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加大了木板间的距离。

也许,这是我所跨过的最短的一个距离,但绝对是最艰难的一次跨越,也是最难忘的一次跨越。它让我跨过了心灵的一个坎儿,让我明白了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任务,当考虑过最坏的后果之后,抛开心中的一切惧怕,使出所有的力量放手去做。对!just do it!其实,任务本身并不可怕,就像跳跃1.5m的距离,而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的内心被外在假象迷惑后失去了原本的坚定。

画面三:有一种能力叫信任

我们的第二个项目是背摔。这是个很经典的项目,它需要每名队员从1.5m高的台阶向后倒,其余的队员要搭成人床接住队员。吸取了上一个项目的教训,这次我只想着完成任务,没有想在1.5m高的台阶上背倒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在走上台的前一刻我还是信心满满,毫不畏惧,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喊出“一,二,三”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件很疯狂的事情,我闭上眼睛咬紧牙,向后倒下,脑子一片空白。瞬间,我落到了大家的胳膊上,那一刻的感觉就像小时候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感觉,那么温暖和舒服。

如果说上一个项目给了我一颗更加坚定的内心的话,这个项目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之后的总结中,教练问我们什么时候感觉最好。很多队友都说是在被接住的时候,而我觉得最幸福的是:当台上的队友准备后倒,教练问他:你相信你的队友能接住你,并且不对你造成任何伤害么?他回答的那句“相信”。台上的人将自己的生命毫不犹豫地交付给台下的队友,而台下的人用尽全力接住倒下的队友,为的就是那句坚定的“相信”。信任是一种能力,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好。

画面四:你的团队配合默契么?

所有领导者都想要打造一个默契的团队,那么你的团队究竟默契度如何呢?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项目:驿站传书。顾名思义,它需要七八个队员按顺序坐成一列,消息由最后一个队员传递到第一个队员,越快速越准确越好。条件是,后面队员只能看到前面队友的后背,传输过程中不能出声音。前面队员也不能回头,传递的是一个或是多个数字。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总结出了一套能传多个数和多种运算的方法。可是结果并不乐观,总共4组数据,我们只传对了1组。

我想问题应该出在我们每人的默契度上,由于大家之间并不熟悉,而且我们的方法有点复杂,大家沟通时间有限,总有人不能很好的理解后面队员传递过来的信息。这个项目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团队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最简洁的方法高效地沟通?

画面五:你是谁?

最后一个项目是团队七巧板,所有人组成一个大团队,以大团队的总分为最后得分。大团队又分为七个小组,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第七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任务书,拼图卡,每完成一个任务后有加分。每组的七巧板和拼图卡都不足以完成任务,所以需要通过第七组向其它小组交换七巧板和拼图卡。这个项目其实是在测验你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认清自己的位置,帮助整个团队取得最好的成绩。可是我们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所有人都在注意着自己的任务书,埋头苦拼。而第七组也没能传递给我们他们是项目leader的讯息,相反他们也很茫然,不断地给不同的组递东西,忙得一塌糊涂;其它组呢,有些组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不断地向其它组要七巧板和拼图,不断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不考虑是否该和其它组交流下,也许我们有相同的任务,也许我们会有更快捷的方法;还有些组将自己的拼图和七巧板都贡献出去了,就等着其它组做完后再做,他们在默默地等待,仍然没有交流。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场面乱七八糟就像是进了跳蚤市场,我们没能挑战成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自己是谁么?如果是leader,你是否有能力让大家都听你的,是否有能力规划大局;如果是高效员工,你是否能在圆满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考虑到整个团队的效率;如果是奉献型员工,你是否和同事们有效地交流,从而确定自己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画面六:我们是冠军

没错,我们在之后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感谢我的队友,感谢你们让我在这四天的培训中收获到了别样的精彩和快乐。

行走,行走。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到达自己最期望的地方,才能完成自己最美丽的梦想。那么,你准备好了么?带上这个小故事吧,会有用的。在一座大山里,有一座古庙,庙里有一位老僧。这位老僧非常有智慧,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来向他求教。有一天来了一位成就非凡的学者,他到庙里时,老僧正在睡觉,小徒弟就请学者稍等,等了很长时间,老僧终于醒了。他看到这位等的不耐烦的客人,就对小徒弟说,怎么不给客人上茶啊?小徒弟委屈的回道:“师傅,我已经上过茶了,在茶几上呢。”老僧笑笑,走过去,拿起水壶就往杯里倒水,杯满水溢,溢得满桌子都是。学者大惊:“大师,杯子里水已经满了。”老僧笑笑,学者大悟。

(供稿:空间信息仿真技术研究室  喇超)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