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对热层/电离层行进扰动的研究取得进展
2015-10-29 | 【     】【打印】【关闭

  场向不规则结构是热层/电离层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迄今为止,利用无线电雷达已经发现伴随中纬度电离层行进扰动存在小于10 km尺度的场向不规则结构,但还未发现大尺度(>10 km)的场向不规则结构的存在。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wol1/doi/10.1002/2014JA020944/abstract 

  近年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寄遥研究员领导的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建成了全天空气辉探测台网,对我国上空中层顶区和热层/电离层开展了长期的双通道光学观测,获取了大量的气辉观测资料,并对中层顶区以及热层/电离层区域的物理过程开展了研究。该团队的博士生孙龙昌利用图像信息处理的方法,首次从气辉图像中揭示了中尺度 (~150km) 场向不规则结构的存在,如图1所示。利用二维自相关分析方法,还发现中尺度场向不规则结构除了被主体电离层行进扰动包裹着朝西南方向运动,还有一个朝着垂直于主体电离层行进扰动传播方向(西北方向)的运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极化电场在场向不规则体和中纬电离层行进扰动结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对场向不规则体结构传统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场向不规则结构和电离层行进扰动产生机制的理解。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地球科学学会(AGU)权威学术期刊JGR:Space Physics上。

  论文:Longchang Sun, Jiyao Xu, Wenbin Wang, Xinan Yue, Wei Yuan, Baiqi Ning, Donghe Zhang, and F. C. de Meneses (2015), Mesoscale field-aligned irregularity structures (FAIs) of airglow associated with medium-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MSTIDs),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 120, doi:10.1002/2014JA020944.

  论文链接:

  (供稿:天气室)

气辉成像仪观测的中尺度行进电离层扰动与其伴随的中尺度场向不规则结构随时间的演化。在22:55 LT,红色椭圆里面的周期性结构就是观测到的中尺度场向不规则结构。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