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纪念文集

魏钟铨:《建设卫星地面观测系统》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0-28 | 【打印】【关闭】

  来源:魏钟铨. 《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 科学时报社. 1990

  1965316日晚上,中国科学院召集有关研究所开会,传达周恩来总理关于中国科学院参加研究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指示。杨家德副所长、陈芳允先生和我参加会议。会后陈芳允就带领我会同自动化所、地球物理所等单位研究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有关问题。当时,中国科学院仅设想承担一些地面的光学与无线电跟踪测轨设备和遥测遥控设备。因此,196556日,中央专委第12次会议批准的任务分工是:卫星本体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地面观测、跟踪、遥控设备的研制以四机部为主,中国科学院配合。 

  根据中央专委的决定,张劲夫副院长立即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起草《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的建议》。为了把报告编写好,以王大珩、陈芳允先生为首的地面组对卫星地面观测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认真的分析。随着工作的深人,认识到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应包括光学及无线电跟踪系统、遥测遥控系统、时间统一勤务系统、通信系统、控制计算中心、发射安全系统和海上观测船等各系统;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具有高度的技术综合性,台站遍布全国,规模庞大,是全国性的大型系统工程之一。这些意见作为《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的建议》的附件,于196571日上报中央专委。 

  起草报告的过程中,关于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究竟以光学观测为主,还是以无线电观测为主,是有争论的。我国自1958年开始已在全国形成13个人造卫星光学观测台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有较丰富的经验,而无线电观测当时在国内却一无所有。但由于无线电观测具有全天候观测等优点,王大珩、陈芳允与大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卫星地面观测系统以无线电观测为主,光学观测为辅的原则,并写入给中央专委的报告。现在看来,中央专委批准的这个原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196582日,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报告中国科学院开始组织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的论证工作。经过积极的准备,19651020日至1130日,国防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方案论证会(代号651会议)。由于会前四机部十院唐士吉副院长代表四机部表示:中国科学院已对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做了不少工作,这次会议还是请中国科学院准备方案报告,并担任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组的组长。于是中国科学院请王大珩、陈芳允担任正副组长主持地面观测系统方案的论证工作。在长达40多天的会议中初步形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 

  会议上,对无线电跟踪设备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采用四机部正在研制的154-II型单脉冲跟踪雷达;第二种是采用当时美国普遍采用的Minitrack式的比相干涉仪;第三种是采用多普勒测速仪。当时争论十分激烈,前两者的呼声较高。但陈芳允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国际上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大家一起研究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无线电跟踪系统以多普勒测速仪为基础,卫星入轨点测量以154-1I型雷达为主,比相干涉仪只作试验的方案,为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的跟踪测轨系统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作出了重要贡献。651会议后,中国科学院在19661月成立了,卫星设计院(651设计院)负责卫星本体的研制。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由于任务分工未定,中国科学院只是请杨家德副所长(兼西南电子所所长)和陈芳允从西南电子所抽调少量人员进一步进行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工作。在此期间,我在陈芳允领导下,组织了以赵先孜、刘易成为首的紫金山天文台、数学所和计算所的一批科技人员,对四站多普勒测速仪短弧段跟踪定轨进行模拟计算。同时组织自动化所、地球物理所、北京天文台等单位对全国有关研究所进行调研。19662月底,以陈芳允为主编写了《卫星地面观测系统方案及分工建议》的报告。34日,国防科委张震寰副主任召开会议,审查并同意了这个报告。决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并明确了四机部、邮电部、通信兵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海军、空军等部门承担的任务。 

    1966322日至30日,在北京北纬饭店由中国科学院裴丽生副院长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方案论证会。会议审查了各系统的方案及台站布局,并落实了任务分工。 

    196653日,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管理局,负责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先成立筹备处,代号为701工程处,由杨家德、陈芳允负责。 

    当各系统的研制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和701工程处正积极筹建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研制工作和筹建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到各地选址建站就更不易进行。为此,19673月,中央决定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及其归口单位实行军管,包括70l工程处。 

    196732日至4日,国防科委赵濂清、马水泉主持会议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进行复审。会议再次肯定了多普勒测速仪为基础、雷达保证初轨的方案,也肯定了在南方卫星入轨点地区布置四个多普勒测速仪站和一个雷达站,在长春、喀什、文登各布一个多普勒测速仪站的台站布局方案。这一台站布局直到现在无大变化。 

    复审会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多普勒测速仪的测轨方案,19674月开始组织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四个短波多普勒测速仪站对美国探险者号卫星进行跟踪观测,同时,天文台、数学所、西北计算所、701工程处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各抽派人员,集中南京成立专门任务组,即从45日开始工作的405任务组,研究制定我国第一颗卫星的整套测轨预报方案,圆满完成了任务。同年11月,该组利用上述四个观测站对美国探险者22号、27号与29号三颗卫星的多普勒实测资料,对已定方案程序作实际考验计算,取得满意结果,证明多普勒测轨体制是完全有效和可靠的。 

    19678月,中国科学院701工程处划归国防科委。从此,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至此,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在中国科学院期间的工作告一段落。这段工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以后的低轨卫星的地面观测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经过1970424日发射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行实践,说明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是正确可行的,具有中国的特色,体现了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指导思想。 

                                                199012月)